如何測量無法量化的成效?行銷篇

在教育或非營利組織內想要測量成效,通常會遇到幾個困境:

  1. 沒有量化目標及成效的習慣
  2. 目標及成效不如銷售單位可用銷售數字度量、計算成效
  3. 沒有適合的工具或語言討論如何度量成效

教育是一個長期且不斷演進的過程,且影響變因眾多,相對不易於統計。但是組織運作成效的測量相對較為容易。其中行銷的成效因為線上內容的黏性與高觸及率,讓曾經密不可知的行銷成效的測量變為可能。

最直觀的測量方式是「動作」與「回饋」之間的關係。例如一則官網、臉書或YouTube內容上線後一定期間內線上使用者的互動與瀏覽量及瀏覽時間。

對一般銷售行為而言,這個數字通常可以更進一步「轉換」成「銷售」成效,即賣了多少錢。但是在非營利組織中,這樣的轉換(conversion)並不具意義。在非營利單位中用作計算「轉換率」的「計量單位(Currency)可以改用「注意力時間(Attention)」和「互動(Engagement)」兩個面向來測量。

例如有多少人詢問?多少人參與?多少人申請相關服務?使用者回饋?

設定目標、並加以測量看似無法量化的成效是一個務實的方式。如果再搭配特殊的網址標記加以追蹤更可以精準地測量出每則訊息發出後獲得的成效。

你可能會說,這麼複雜啊,我沒時間啦!訣竅其實是不要想太多,先開始做,然後再慢慢調整。

我接下來也會陸續分享單位的一些統計方法,如果你有相關心得或問題也歡迎與我分享!

誘發動力

當有「高下之分(status)」、或「多少之分(scarcity)」時,「緊張關係(tention)」就會產生,利用這個緊張關係來誘發動力,是行銷操作的一個方式,也是行銷達人Seth Godin近期常提及的一種心法。

乍看這種方法使用在非營利或非政府的第三部門好像不是很高尚(ethical),但是細想如果能誘發動力,或許可以斟酌使用,何不一試?

您有其他行銷心法嗎?歡迎留言與我交流!

行銷這門藝術

我們常說某某大師,是指一個人在專業領域的成就達到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就好像英文把武術叫做 Martial Art,一樣,賽斯 高汀 (Seth Godin) 也把爐火純青的「行銷」當成一項「藝術」。他對行銷這門「藝術 」的定義:

一個最好的行銷人,就是在創造「藝術」。就像所有的「藝術」一樣,是一種無私的奉獻,為無前人所為,不害怕失敗,純粹只因為在乎。

At our best as marketers, we make art. Art, the human act, the generous act of doing something that hasn’t been done before, of doing something that might not work, of doing it because we care.
(摘自:The Marketing Seminar: 50. Mindfulness in Marketing)

有更多對於「行銷」或「藝術」的見解嗎?請於下方留言!